( S 攝影:北歐 挪威 – 奧斯陸 )
談到防曬,大家最常問到的就是,什麼是物理性防曬?什麼是化學性防曬?哪一個對皮膚比較好呢?我該怎麼挑選呢?今天我們就好好一次把它搞懂!
物理性防曬 (Physical Sunscreen)
物理性防曬 ( Physical Sunscreen ) 又稱 Physical Blocker 或者 Mineral Sunscreen。比較精準一點的說法其實是,最常見防曬品中的 二氧化鈦 ( TiO2 ) 與 氧化鋅 ( ZnO ) 這兩種 “無機“ 防曬成分作為防曬劑,由於它們的成分是固體顆粒,透過反射、散射、折射紫外線的能力,來阻擋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以達到防曬的目的。
由於物理性防曬阻擋紫外線的作用方式,較容易阻隔波長較短 (穿透力較弱) 的 UVB 傷害,相較下,對於波長較長 (穿透力較強) 的 UVA 則防護能力較弱。其中,二氧化鈦 ( TiO2 ) 又較 氧化鋅 ( ZnO ) 對於長波 UVA 防護力更弱。物理性防曬成分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相對都高,較不會有被皮膚吸收的風險或是過敏刺激,所以適合敏感性肌膚或是幼兒來使用。
以配方研發角度來看,由於物理性防曬劑成分的顆粒特質,需要有高比例的油類成分讓它能均勻分佈且穩定於配方中,所以物理性防曬產品通常質地都偏油膩與厚重。另外,二氧化鈦 ( TiO2 ) 與 氧化鋅 ( ZnO ) 成分是白色粉末,所以物理性防曬使用上會使皮膚顯白。
為了能使物理性防曬配方的質地更輕盈與穩定,近年來有奈米化的二氧化鈦 ( TiO2 ) 與 氧化鋅 ( ZnO ) 的研發製造,所謂 “奈米化” 便指成分顆粒大小屬於奈米級的小顆粒。但是由於顆粒過小,有吸收進皮膚的潛在風險,因此各國有其顆粒大小與含量的規範限定。
化學性防曬 (Chemical Sunscreen)
化學性防曬 ( Chemical Sunscreen) 又稱 Chemical Absorber 或者 Organic Filter,則是藉由防曬品中的 “有機” 化學性防曬成分,透過其分子結構吸收紫外線能量,再轉化為熱量釋放出來,以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化學性防曬劑的成分有多種,對於 UVB 與 UVA 的防護力都不錯,能有效達到防止紫外線的傷害。但由於化學防曬劑成分的分子結構較容易有被皮膚吸收而造成敏感刺激的風險,對於皮膚敏感者或幼兒通常建議避免使用。
至於配方研發方面,化學性防曬劑成分於配方中較穩定,也比較容易製成較清爽的劑型,且劑型種類較豐富多變,如:乳液型、油性型、凝膠型、噴霧型等等。如果你的皮膚是屬於穩定且不敏感的,選擇對於 UVA 與 UVB 防護力都佳且配方穩定的化學性防曬是不錯的喔。
為了讓大家能清楚比較物理性與化學性防曬,製作以下的表格給大家參考:
註:為了安全考量,防曬產品均屬於「 Over-The-Counter (OTC) 」(在美國) 的管制裡, 所有販賣的產品都要標示其所含的防曬成分與比例在包裝上,不論是物理性或化學性防曬劑,各國都有其劑量的上限規定,避免高濃度而產生人體危害。
別名 | Physcial Blocker
Mineral Sunscreen |
Chemical Absorber Organic Filter |
原理 | 反射、散射、折射紫外線 | 吸收紫外線後轉化為熱能釋放 |
常見 成分 |
無機防曬成分
|
有機防曬成分
|
防曬 範圍 |
對短波長 UVB 防護力佳
對長波長 UVA 防護力弱 |
有多種成分,對 UVB 與 UVA 防護力佳 |
安全性 | 安全性與穩定性較高,較不易被皮膚所吸收 | 有可能被皮膚所吸收而造成過敏刺激的風險 |
配方 質地 |
通常偏油膩、厚重、顯白 | 較清爽的劑型,且劑型種類較豐富多變 |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的防曬品有許多都是物理性與化學性防曬劑的混合型,混合兩種防曬劑的優點,並補足彼此的缺點,讓防曬劑與配方質地從中找到平衡,達到良好的防曬效果。物理性與化學性防曬都有其優缺點,依照每個人膚質與狀況的不同,挑選最適合自己的防曬品。
防曬 Q & A
Q 1:物理性防曬擦後立即有效,化學性防曬必須提前 30 分鐘使用才有效?
A 1:這是錯的喔!不管是物理性或者化學性防曬,都是擦後立即會有防曬效果喔。許多廠商會這樣教育消費者,是為了避免防曬劑在皮膚分布不均的問題。近年來配方技術愈來愈好,產品延展性也愈來愈好,質地好推開,所以不用過度擔心這個問題唷。
[ A 1 補充 ]:貼心小提醒,如果產品使用說明有標示:「 使用前請先搖晃均勻 」,這是為了讓產品中的防曬成分能有效地均勻分布於配方中,當你使用產品時,防曬劑才能分布均勻在皮膚上,有效達到防曬效果。這樣的標示常在物理性防曬或兒童防曬品看到,要記得請先搖晃均勻再使用,避免防曬成分都還在瓶罐中,而擦在皮膚上的只有基底成分,到時候曬傷了就會想哭囉。
Q 2:為什麼我擦防曬品會脫皮或起屑屑?尤其是擦化學性防曬時較物理性防曬明顯?
A 2:會造成這個狀況有很多因素,簡單為大家整理幾個最可能的原因。
[ 1 ] 皮膚的保濕度不夠
由於通常化學性防曬配方的 “油成份” 比例比物理性防曬配方 “低”,當皮膚過於乾燥時,造成防曬劑無法順利貼附於肌膚,便會造成脫皮或者起屑屑的現象,其實這個現象也可能發生於當油成份比例較低的物理性防曬喔。建議要加強基礎保養的補水與鎖水保濕,在使用防曬產品前也先使用保濕產品,確保皮膚是滋潤保濕的。
[ 2 ] 與膠體成分 (增稠劑) 含量高的保養品同時使用
在 我的夏日保濕 I 中也有提到,若保濕產品添加過量的 增稠劑 ( Thickener Polymers ),然後你緊接著使用防曬品,防曬品中的水分會被保濕產品中的增稠劑等的吸水成分搶走,造成防曬劑無法均勻貼附於肌膚上,便產生起屑屑的現象。建議換成膠體成分較低的乳液等其他劑型,這樣可以同時達到皮膚保濕,也讓之後的防曬品易於均勻貼附於肌膚上。
[ 3 ] 產品間沒有良好的相容性
不同的保養品所使用的賦形劑與基底成分不同,當前一個產品尚未被肌膚完全吸收時,另一個產品再塗抹上去,兩者的成分若無法融合吸收,沒有良好的相容性,便會產生屑屑。這樣的情況並不會造成皮膚刺激,但會影響到保養品的吸收與防曬品的作用。建議選擇保濕品與防曬品有好的相容性產品,兩者相輔相成,才能達到彼此良好的功效。
Q 3:一年四季都使用同一款的防曬?
A 3:建議依照皮膚狀況、環境與活動需求來做選擇搭配使用比較好。在下一篇,防曬好重要 III 我們會更深入討論防曬指標該怎麼看,該怎麼選擇適當的防曬指數去搭配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活動需求喔。
相關文章:紫外線UVA與UVB、防曬指標、防曬劑成分總整理、兒童防曬、洗臉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