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化妝水是不是必要的基礎保養呢? 」
這是最常從消費者口中聽到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以配方研發的角度,來破解這個保養迷思:化妝水不是必要的基礎保養。
化妝水的配方分析
化妝水配方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水,而且依照配方的不同平均都高達 80 % 以上。接下來的 15 – 19 % 普遍會加的成分是,保濕劑 ( 如:甘油 Glycerin、玻尿酸 Hyaluronic acid、醇類 Butylene Glycol、Propylene Glycol、Propanediol 等等)、乳化劑、防腐劑、酒精、香料等等。剩下的 1 – 5 % 才是產品想要主打的活性成分,如:保濕、收斂、美白、抗老、抗痘等等。
化妝水配方最主要的含量成分是「 水 」,所以其主要功能是短暫增加皮膚表面含水量與軟化角質。但在使用化妝水過後,若沒有立即使用其他凝膠或含油脂成分的保養產品,化妝水則會直接揮發掉,並不會達到任何保濕效果。更糟糕的是,( 收斂型 ) 化妝水配方中含有具揮發性的成分 ( 如:酒精 ),在化妝水揮發的同時,更可能會帶走皮膚表層與角質的水分,使皮膚更加乾燥。若 ( 保濕型 ) 化妝水配方中有添加保濕劑者,保濕效果會較好,但是無法持久 ; 所以在使用化妝水後,仍需要其他凝膠或含油脂成分的保養產品,幫助保濕潤膚。
如果你是為了保濕以外的功能性,由於配方成本上面的考量,通常在化妝水配方中具有美白、抗老、抗痘等功能性的活性成分往往添加含量都非常低,低到根本無法發揮其在皮膚上的功效,效果十分有限。建議你使用其他的保養產品 ( 如:精華液、乳液、乳霜等 ),效果會比化妝水來的更好更有效率。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能有效提供保濕與其他功能性的,並非化妝水。而化妝水在基礎保養中,是一個「 非必要 」的產品。
什麼時候使用化妝水呢?
從化妝水的配方成分分析中,我們可以明白,化妝水不是必要的基礎保養。那什麼時候使用化妝水呢?
當你洗完臉後,在皮膚表面和角質都還是濕潤的狀態下,可以直接使用保養產品,是不需要化妝水的。但如果你洗完臉後並沒有立刻進行保養程序,而是先跑去做其他事情,臉上水分早已經蒸發後,這時候就可以考慮使用化妝水。化妝水的短暫增加皮膚表面含水量與軟化角質功能,可以做為良好的媒介,讓之後的保養品好推且好吸收,最重要的是:使用化妝水後,也要「 立即 」使用保養品。
另外,在早上出門前,沒時間用清水洗臉 ; 或者是,出門在外想補妝或補防曬前,臉部很乾燥,都可以使用化妝水。相同的原理,化妝可以短暫增加皮膚含水量,讓防曬與彩妝品比較容易推開、上妝。
至於現今許多業者給予化妝水許多新的名稱,如:高機能化妝水、美容液等等,是否真的因為這些新名稱而功能性效果就提高,這實在很難說,就要看業者對於配方的誠信度了。選購化妝水時,建議不妨先問問自己:我使用化妝水的目的與希望其產生的功效是什麼呢?是不是其他保養產品就能提供更有效的功能?
化妝水 Q & A
Q:化妝水可以濕敷嗎?哪些種類的化妝水適合濕敷呢?
A:現在很多人喜歡把化妝水沾濕化妝棉或面膜紙濕敷在臉上,作為面膜使用。這樣做確實可以加強化妝水中成分的快速吸收,但也因此消費者必須要很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敷了什麼在臉上!如同前述所提,化妝水配方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與保濕劑外,也還有其他可能會致刺激或敏感的成分,長時間接觸皮膚,對皮膚沒有益處反而有害,若沒有慎選產品的話,反而會造成皮膚的問題喔。以下幾個建議給大家參考喔:
[ 1 ] 要用來濕敷的產品,請選擇配方成分單純的化妝水,並且避開配方中含有以下成分的產品:揮發性的成分 ( 如:酒精、薄荷等 )、果酸或化學性去角質成分 ( 具刺激性且容易過度去角質 )、美白成分、合成酯 ( 易致痘 )、香料、精油、色素等等。
[ 2 ] 不建議天天濕敷,每次濕敷時間盡量不要超過五分鐘,濕敷後請立即進行保養程序,使用其他凝膠或含油脂成分的保養產品,以鎖住皮膚水分。
[ 3 ] 若濕敷時,皮膚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就要立刻拿下來。不建議進行濕敷的膚質:敏感性肌膚、有痘痘或傷口的肌膚。